今天分享的内容关于“企业展厅”、“企业展示中心”、“企业展示馆”、“企业体验馆”之类的企业展示空间。
要探讨企业展示空间,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定义:什么是“企业展示空间“。
什么是“企业展示空间”
追根溯源,我们不妨从展示空间本身的基本属性说起。
展示的属性
展示的本质上是信息流的传递;
这意味着它拥有信息量;
而传递则意味着拥有信息的载体端、发送端与接收端。
也同时意味着展示双方存在信息的数量差,即信息压;
在有限的时间里向有限的空间传递信息的速率,我们称为传输率;
在有限的时间里,接收方所获取的信息量与从发送方中传输的信息量的比例称为接收度;
为了实现信息从发送端到接收端而进行的努力我们称之为展示方案;
在展示方案中所采用的技艺我们称之为展示技术;
空间的属性
空间在科学上是难以描述的,为了方便理解及应用,在展示学中我们将之定义为:可以通过长度、宽度、高度描述的集合,一般我们所探讨的“空间”指一维、二维、三维及混维空间。
因此“展示空间”是:
承载信息载体端或其发送端,以实现向接收端进行信息传递,以达成具体目的的多维度空间集合。
举个例子:
博物馆:“一种非营利性永久机构,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且向公众开放;旨在收集、保存、研究有关人类及其环境的物质的与非物质的遗产,以便展出,公诸于众,从而达到教育,研究,供人欣赏的目的。”
载体端:物质的与非物质的遗产:
接收端:公众
信息传递:教育,研究,供人欣赏
多维度空间集合:非营利性永久机构
具体目的: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
所以企业展示空间的定义是:
企业为展示企业信息或感受,以达到辅助企业发展之目的,根据受众的关注点,以匹配受众感观的技术手段所建立的综合展示场所。
载体端:综合展示场所
接收端:政府、合作伙伴、消费者
信息传递:信息或感受
多维度空间集合:综合展示场所
具体目的:辅助企业发展
具体来说,企业展示空间就是:
企业为展示企业信息或感受(市场、策略、产品、品牌、文化、潜力及形象),以达到辅助企业发展(销售额、政策倾向、品牌价值)之目的,根据受众(政府、合作伙伴、消费者)的关注点,以匹配受众感观的技术手段(视、听、嗅、味、触、感)所建立的综合展示场所(一维、二维、三维、多维)。
知道了企业展示空间的根本定义,接下来我们进入正题:怎样策划好一个企业展示空间?
怎样策划好企业展示空间?
策划好一个展示空间的基本四大要素:定位、内容、空间与运营。
企业展示空间的策划逻辑也是如此。
从为什么始
大家做企业类展示空间的时候不妨先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企业要做这个展示空间?不做可以吗?如果要做,那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然后一系列的问题就会随之而来。
WHO?WHY?WHAT?WHERE?WHEN?HOW?
为什么要做?展示企业品牌与形象。
为什么要展示企业品牌与形象?为了融资。
为才能要融资?快速占领市场。
……
要展示什么?企业产业、文化与发展潜力。
具体的产业有哪些?是什么文化?这个行业的市场规模有多少,这家企业的地位是什么?
……
在哪里展示?北京某地?西北某地?
为什么在北京?区位、交通便利
为什么在西北?城市文旅升级,政府有补贴,可以降低成本。
……
抽丝剥茧,关于企业为什么要做这个事的立体信息就呈现在了你的眼前。
而这样做,就能够防止南辕北辙,做大量的无用功了。
很多时候,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全面的调查
了解了诸多为什么,接下来要构建的是更加全面的“情报”体系,尤其是指你对这家企业的认知。
他们的发展历史?
他们的主要产品?
他们的产品占有率,市场认可度?
接下来的产品发展规划?
企业的管理模式?
企业的文化建设?
企业的品牌影响力?
……
如果你对这家企业都不够了解,请问你怎样去展示他们呢?
这件事情的本质是要构建一个对这个企业认知的“认知库”。所以我自己的习惯是会建立完整的资料库,然后熟悉每一个文件,以便随时调用,甚至有时会创作一个“内容手册”,以供共同学习与分享。
信息金字塔
拥有了对这个企业的认知还是不够的,因为你会发现,内容很多,要点也很多,企业主往往是希望你能面面俱到。
因此第三步是你得从这大量的信息当中构建一个完整的信息金字塔,而塔尖就是关键传播要素。
幸运的是,有许多企业在做展馆之前就已经做了企业传播咨询,已经制定了完整的传播体系,即CIS系统,这时候,你直接根据他们的CIS系统来安排信息的露出顺序与量即可。
一般这种顺序与量分为三个层级:标题与副标;图文;多媒体。
换句话说就是,想快速看完的看“标题与副标”就接收第一梯度的信息量,想多了解些的会看到“图文”,想深度了解的会通过“多媒体”来拓展认知。
策划们要做的,是和设计们讨论用怎样的“视觉传播方式”或“互动形式”来增强他们的信息接受度就可以了。
而另一种情况,假如一家企业并没有CIS系统,或者他们的产品处于萌芽期,但是发展潜力巨大,企业方也并没有完全想清楚应该怎样去推广他们的产品的时候。
策展团队应该怎么办?
有些团队会选择:这是企业方的事,他们没想清楚就不要来找我们了,你要我们展示,那就应该提供完整的信息。
这样做无可厚非,不过在无形中其实是把自己当成一个“信息的增幅者”,而不是“创造者”,以我的习惯,我大体是不太认可这种态度的。
我建议的方式是,站在企业主的角度,帮他去构建完整的信息框架。
比如曾经帮一家互联网食品安全企业做过类似的案例,这家企业属于初创企业,连基本的内容都无法提供,但是最终我们还是帮他们完成了整体内容架构的设计。
创作传播点
但是,面面俱到就行了吗?不行啊,面面俱到就是面面不到。
人们能够接受的信息量是极少的,因此在信息金字塔的塔顶,需要一个能够让人记住的点,这个点就是传播点。
比如:一个主题,一个传播语等。
这件事在企业的CIS系统中肯定是有的,比如“华为,不仅仅是世界500强!”、“你的下一部手机,何必是手机?”、“东半球第二好用的智能手机”之类。
但同样的问题是,如果没有?我们怎么办?
创造一个!
有传统的:中国智慧,命运同体
有文艺的:恰是人间最美好
也有非主流的:一出好“戏”
具体怎样提供,没有一定之规,看受众,看你自己。
强化传播点
到这一步,你的企业展示空间的展览大纲一定是出来了。
你的内容体系也一定是完整了。
但是,并不是将这些东西发给设计师就完事了。
创作传播点这下是要让这个传播点不断被强化,它主要是通过情绪线的设计和展示空间的创意来完成的。
情绪线的设计
情绪设计的重要性,其实仅次于故事线的设计,从观众进门开始,到参观结束,我怎样设计观众们的情绪变化?或者说是“调动”观众的情绪变化?
这是策划们要辅助设计来完成的。
展示空间的创意
用什么光影?用什么结构?用什么材质?用什么技术?用什么元素?平面怎样呈现?以什么方式进行交互?
虽然这主要是设计师的工作,但是,如果策划们尤有余力,不妨也进行空间的构想,以帮助设计的创意提升及展示效果的呈现。
可持续传播
企业展示空间的主要投入是企业,对企业而言,展示空间的回报不直接体现在展示空间本体的运营上,而是通过销售、品牌价值提供、认知度提升等各个方面。
所以这里的可持续传播讲的并不是类似于博物馆的“市场化运营”,而是企业展示空间为最大化企业宣传效果所做的边际尝试,比如虚拟展厅、活动、会务等等。
也因此,在企业展示空间的可持续传播环境,我们主要讨论它的“小运营”即可,对于“大运营”,那是关于企业的发展规划的,能力不足,就不要勉强了。
企业展示空间的策划逻辑与步骤知道了,但是不同的策划之间所创作的展示空间水准差距还会是巨大的,为什么?接下来我们来讨论:
企业展示空间的创作差异
如果细细展开,你们发现创作差异其实主要存在于展示空间创作的六个步骤细节当中,如果把这些细节一一展开,我们大概也能写一篇不短的文章。
但是我并不打算这样做,因为细节本身反映的其实是“心”。
策划的“本心”。
用心了吗?细心了吗?专心了吗?
我的做事习惯是,在接项目前,一定要找到一个能够打动自己的“点”。
或者说能够引发自己情绪波动的点。
比如青岛啤酒博物馆,打动我的是一杯登州路56号的原浆啤酒。
比如纳通企业展示中心,打动我的是“和义广业”,是创始人从北大核物理专业到创办一家骨科企业的心路历程。
比如汪氏蜜蜂企业展厅,打动我的是创始人汪老爷子跌宕起伏的人生、蜂生。
……
这些情绪的波动会让我们拥有主动去创作的动力。
但,如果真的找不到让自己感动的办法,就没有办法了吗?
对我而言,是的。
出来的都是没有感情的废字。
所以,能不接,就不接。
必须接,强行感动。
不然咧?
人生很艰难的好伐。
……
(备注:本文转载自策展人叶秋老师)